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11/02中国幸福小镇|我们为什么而存在?创业,创造
- 10/15皮肤瘙痒总出现,除了皮肤病3种疾病可能性也很
- 09/07百草益寿丨什么人适合吃粗粮?其实有些人群并
- 09/04不疼才是硬道理 如何减轻胰岛素注射时疼痛感?
- 09/01不可小觑!干细胞将开启抑郁症治疗新世界!
燕麦产业绿色健康发展趋势
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、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赵宝平
各位嘉宾,大家好!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就我国及内蒙古燕麦产业发展的现状、趋势和潜力等内容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流。
一、为何发展燕麦产业?
从人类进化的方向显示,随着人类的饮食结构、特点的改变,人类变得越来越臃肿,越来越不健康,尤其是发达国家,超重的人特别多,这主要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所造成的。中国健康大数据显示,糖尿病人现有1.14 亿人,除了这些糖尿病人之外,还有“三高”、超重、肥胖、脂肪肝,这些人群都是上亿的数量,这样一个庞大的数量显示了国人也存在越来越多不健康的发展态势。甚至平均每几秒就会有得代谢性疾病,比如说癌症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而去世的人,这和我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。
中国人在改革开放40 年当中,饮食结构或饮食习惯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。第一个阶段是有的吃,改革开放之初,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人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,当时是目标是要解决吃饱的问题。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努力,中国人基本上解决了温饱的问题,国家粮食产量达到6.5 亿吨,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50 公斤,超出了人类基本需要;第二个阶段达到了吃得好的阶段,讲究色香味俱全,对色泽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,这是现在这个阶段;到了未来的阶段,追求更高,要高品质,品牌化,要吃得营养,吃得健康,吃得科学。国家提出的《健康中国2030 行动方案》,要改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、习惯,让中国人整个健康状况有彻底的改良和改善。
在饮食结构的改变过程中,燕麦是否能有所作为?这就说到了燕麦的价值。燕麦归结为具有八大营养保健功效,可以降血脂,调节稳定血糖。由于它的β-不聚糖,即可溶性膳食纤维,具有润肠通便,预防结肠癌的功效,因此它具有排毒的功效。它均衡的营养价值,以及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,可以抗疲劳,改善睡眠,减肥,美容护肤的功效。因此成为了美国FDA 认证推广的一个非常好的食物。全世界种植的燕麦有两大类,一类是皮燕麦,一类是裸燕麦,两者的区别就是皮燕麦在裸燕麦的外表上又加了一层皮壳,像水稻的稻壳一样,这个皮壳脱掉以后,这两个品种之间没有任何实质性区别。中国主要种植裸燕麦,北方地区称之为莜麦,皮燕麦多数在国外种植,比如说俄罗斯、加拿大、美国、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国家。
燕麦的营养价值。燕麦当中富含蛋白、脂肪、维生素、矿物元素以及其他的纤维素等,是世界上公认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最高的谷物作物之一。有一个数据,比较的是中国裸燕麦品种与其他小麦、水稻、谷子、荞麦、大麦等作物之间的营养成分的比较,从营养成分比较表中可以看出,燕麦当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达到了4 以上,其他的小麦、水稻、小米、玉米等都在1以下。而且燕麦的微量元素、维生素、钙铁等含量也非常高。国外在过去几十年中,对燕麦的营养、功能、成分进行了研究,发现它能够起到稳定血糖的主要成分是β-葡聚糖。1997 年,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声明,燕麦可以降低胆固醇,防止心血管疾病,可以降低胆固醇的主要功能成分是β-葡聚糖,如果想起到降低胆固醇的功效,要求每天至少吃3 克以上的β-葡聚糖,这就要求每天至少吃一两五到二两的燕麦,功效才能够发挥。不同谷物产品的血糖生成指数的数据指出,如果以葡萄糖为基准,血糖生成指数为100%的话,玉米面是82%,大米是72%,面粉为67%,燕麦是49%,吃燕麦之后血糖生成速度慢,生成之后降低也慢,所以对稳定血糖起到了重要的功效,国内的专家做了大量的医学临床研究都得出类似的结果。β-葡聚糖具有控制体重,降低体重增加量的功效,吃β-葡聚糖体重上升幅度最小,可以增加粪便含水量,防止痔疮,减少结肠类似疾病的发生。
我国著名的营养学家洪昭光教授提倡吃燕麦,他提出“一二三四五,红黄绿白黑”一些重要的健康食物,这些食物当中,白色就是燕麦,其他的食物都不是主食,只有燕麦是粮食作物,其他都是蔬菜、茶等食物,也就是说农作物当中燕麦具有非常重要的健康功效。
二、中国燕麦产业发展现状
我国燕麦产业分布。我国燕麦主要分布在华北、西北、东北及西南地区。其中华北地区是第一大产区,包括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北部。内蒙古主要分布在阴山南北地区,内蒙古的燕麦种植面积占到了全国燕麦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,是我们国家燕麦最大产区,华北产区占到了全国产区的三分之二以上,在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有部分地方种植,东北地区是新产区,主要发展双季种植以及燕麦的饲草,西南地区是个别小面积的生产。
文章来源:《糖尿病新世界》 网址: http://www.tnbxsj.cn/qikandaodu/2020/1216/524.html
上一篇:特效药
下一篇: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双向转诊的应用现状概论